English

散文与诗

1998-07-2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把散文写好了,能达到诗的境界;把散文与诗的关系想透了,能把文学与人生打通。

这启示可能来自托尔斯泰。

托尔斯泰有一次怀着少有的激情问道,

为什么诗与散文、幸福与不幸联系得如此紧密?应该怎么生活?理想中有好于现实的方面,现实中也有好于理想的方面,真正的幸福乃是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。

帕乌斯托夫斯基接过托翁的话头发挥说,

在这些尽管是在匆促中道出的话语中包含着一个正确的思想:文学中最为崇高的现象和真正的幸福,可能仅仅存在于诗与散文的有机结合之中。

这里提供了典型的俄国式的思维方式,或典型的俄罗斯思想。

俄国没有产生康德、黑格尔式的哲学家,俄国人不善作纯粹的抽象思辨,他们把对于人生的认知当作哲学的主要内容,而且让这种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充满文学的趣味与艺术的精神。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不可及处,是在那个思想相对禁锢的年代,能以饱含诗情的散文,把俄罗斯的传统人文精神展示于世人面前。

帕乌斯托夫斯基博古通今,可以旁征博引,但《金蔷薇》最动人的还是那些讲述他自己人生经历的篇章。我不能忘记他在谈及小说《电报》的生活素材时,写到他为梁赞省一位孤老太婆送终的场面——

卡杰琳娜·伊凡诺芙娜凌晨咽的气。只好由我给她合上眼睛。我小心翼翼地按下她那半闭的眼睑,一滴浑浊的泪珠意外地流了下来。应该说,这一情景,我会永世不忘。

如果没有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善良的笔触,孤苦无靠的卡杰琳娜的最后一滴眼泪就白流了。利哈乔夫院士说得对:俄罗斯的善良是闪着泪光的。

还有契诃夫的眼泪。重病缠身的契诃夫常常在夜间暗自落泪。为什么要暗自流泪?帕乌斯托夫斯基解释说:

因为善良,因为坚强,因为高尚,契诃夫掩盖了自己的眼泪和痛苦,为的是不让亲人们的生活暗淡无光,为的是不给周围的人那怕带来一丝不愉快的阴影。

帕乌斯托夫斯基写《金蔷薇》也尽可能地不给同行带来那怕一丝不愉快的阴影。只是在写到契诃夫的人道主义时,他忍不住说了这样一句:“我们的有些文学作品缺乏契诃夫的善良,缺乏他的人道主义……”

(《金蔷薇》,李时、薛菲译,漓江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,定价10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